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交通服務保障期為2022年1月21日至3月16日,北京制定臨時交通管理措施。一圖帶您讀懂。
過去一年,北京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,實現了“十四五”良好開局。
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,是北京冬奧之年,也是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,做好首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。
2021年,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(PM2.5)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/立方米,PM2.5和臭氧同步達標。
北京提升冰雪運動普及發展水平,積極營造全民聯歡的冬奧氛圍,持續提升北京冬奧會影響力,向全世界展現"雙奧之城"的獨特魅力。
三年來,“一聲哨響”“一通電話”串聯起全市不同部門資源,堅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,北京的城市治理就此探索出新的有效路徑。
城市志愿者預計2022年1月25日全面上崗服務,直至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結束。預計上崗服務的城市志愿者約20萬人次。
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,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,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包括過程性考核+現場考試。
"十三五"期間北京市民有切身感受,藍天變多了,碧水更清了,生態環境改善了。再過五年,北京將會有怎樣的顏值和底色?一圖帶您了解
冬奧臨近,北京在生態環境、園林綠化、河湖治理、奧運綠色場館建設等方面全面持續改善。迎接冰雪盛會,北京已做好準備,一圖帶您了解。
北京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:冬奧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、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基本實現無障礙化,道路更順暢,出行更友好,公共服務更便利。
高標準服務保障冬奧會 北京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——冬奧會臨近,目前北京已在交通服務、氣象服務、場館建設、環境景觀等方面準備就緒。
北京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,大力提升創新創業活力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新引擎,主動服務國家戰略,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。
9月24日,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,表決通過《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》,《條例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。
7月19日,國務院批準北京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。目前,北京已制定印發《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》。